01前期准备(2个核心动作)
1、资料三重确认获取功能配置清单(技术依据)核对已发货设备清单(物流/型号/数量)确认综合布线图(布局规划)输出《设备到货验收单》
2、沟通矩阵搭建▸ 获取甲方负责人、公司技术支撑人员信息,同步项目组(优先电话+微信)▸ 提前确认现场条件(通电/通水/设备就位/工作面)
确认现场的情况是否具备安装调试的条件,比方说综合布线是否完成通电通水设备开机是否完成,以及是否有施工工作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添加甲方负责人的微信发位置。
快速核查三份文档:▸ 配置清单▸ 发货清单▸ 综合布线图
02现场实施(4个递进动作)
3、设备开箱验货三方核验(合同文件+发货单+实物)重点检查:设备完整性、合格证、保修卡,整理后移交甲方问题分级处理:▸ 设备缺件/损坏 → 2小时内反馈公司并启动补发流程▸ 型号不符 → 当日与甲方确认替代方案
到项目现场后根据合同文件和甲方一起去清点已提前发过来的设备,进行开箱检查重点检查设备的数量规格完整情况合格证和保修卡。对于合格证和保修卡整理收集完成后教给甲方。
4、空间布线检测设备点位与图纸一致性验证线标完整/走向合规/预留长度检测(PDCA循环验证)
根据图纸去确认要检测设备的空间位置和运行情况以及综合布线情况重点是检查布线的线标是否完整线的预留长度线的走向线的数量。
5、安装精准定位主机定位:核对设备安装点位与图纸一致性协议配置:与甲方敲定IP规划、通讯协议、板卡配置(书面留痕)
和甲方沟通确认主机的安装位置,和甲方沟通设备的协议文件和通讯板卡以及ip地址网络规划。
6、调试问题闭环优先验证核心设备(如动环主机)联动性,设备异常报备/布线问题协调实时记录变更项(需甲方签字确认),生成《调试问题跟踪表》
冲突解决原则:▸ 技术问题 → 现场工程师主责(及时联系公司)▸ 施工条件问题 → 甲方协调资源(书面记录责任边界)
对于清点的已发货设备有问题的及时联系公司。对于施工现场的综合布线问题及时对接甲方负责人。
03收尾交付(2个收口动作)
7、验收培训赋能连续72小时稳定性测试(异常率<0.5%)输出《操作手册》+《运维SOP》,对甲方进行培训赋能
8、竣工验收标准化▸ 设备/系统功能逐项签字确认(符合SMART原则)▸ 文档移交(电子版+纸质签章版)